

近年来,结直肠癌患者的数量不断攀升,很多结直肠癌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,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对结直肠癌的认识不足,不能及时发现结直肠癌发出的“信号”所导致的。那么,结直肠癌有哪些“信号”?又该如何预防结直肠癌呢?
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目前在我国各癌症中发病率、死亡率均位居前5位。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,人们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,结直肠癌发病率也以年均4%~5%的速度增加。大肠癌即结直肠癌,是少数几种可以预防的癌症之一。近年来,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,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。但是,三、四十岁的年轻人患上大肠癌也已经不再新鲜,甚至有20岁的年轻人罹患直肠癌。
如果出现如下五大“信号”(其中包括大便的一些异常),就要考虑大肠癌的可能性:
1、大便习惯改变大
便习惯改变
大肠癌早期可出现腹泻、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。
2、便血
便血主要是肿瘤破溃所致。
3、贫血
肿瘤生长需要大量血液供应,所以随着肿瘤的逐渐增大,病人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。另外,便血也可导致贫血。
4、腹痛腹胀不适
肿瘤持续增长,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胀痛不适。
5、腹部肿块
右侧结肠在解剖上具有腔大、壁薄的特点,肠腔内容物多为液状,肿瘤可以向肠腔内生长,60%~70%的中后期病人可于右侧中腹部触及质硬肿块,这是右侧结肠癌的一个征象。
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,则需要尽早到医院就诊,并做详细检查。
如何预防大肠癌:大肠癌的三级预防
1、减少,消除治病因素。
饮食结构调整
绝大多数散发性的大肠癌与环境因素,特别是饮食因素密切相关,对饮食干预,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。
(1) 能量摄入 大部分的研究表明,总的能量摄入与大肠癌危险性有关系,减少能量的摄入有可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。
(2) 脂肪与红肉 有研究表明高脂摄入的妇女与低脂妇女相比患大肠癌风险增加32%。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,有助于预防大肠癌。
(3) 水果、蔬菜和膳食纤维 纤维素能增加粪便量,稀释结肠内的致癌剂,吸附胆汁酸盐,从而减少大肠癌的发生。
(4)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有研究表明,适当补充天然维生素A,C,E能使腺瘤患者的结肠上皮过度增生转化为正常,适当补充叶酸也能减少大肠癌的发病。
改变生活习惯
(1) 肥胖与运动
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独立的大肠癌的危险因素;体力活动过少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。体力活动可以影响结肠蠕动,有利于粪便排出,从而达到预防大肠癌的作用。
(2) 吸烟与饮酒
吸烟是大肠腺瘤的危险因素,目前研究认为,吸烟是大肠癌基因产生的刺激因素。
(3) 生殖因素
这可能与激素能影响胆汁酸盐代谢有关。
治疗癌前病变
大肠腺瘤患者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,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,尽早切除腺瘤,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、死亡率。
2、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
大肠癌的发生、发展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,从癌前病变到浸润性癌,估计需要经过10-15年的时间。普查是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。
直肠粘膜细胞稳定性FH检测技术是继细胞形态学检测、病毒学检测、基因学检测之后最新一代的细胞分子学POCT筛查技术,基于细胞代谢的基本原理,在直肠癌发生的超早期及各期均可以进行针对性检测。且使用简便快捷、医疗资源占有少,适合大规模普查使用。
3、临床治疗
第三级预防,对肿瘤患者积极治疗,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,延长生存期。
FH检测--直肠癌筛查首选方案